霧霾治理,監測先行,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守衛藍天”
2020-11-19 09:39:58來源:admin
有著“冬季殺手”之稱的霧霾,在近幾年不僅危害著人體的健康,影響著交通的發展,還造成了一年萬億的經濟損失,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計。霧霾治理問題早就成為了各個主要城市首要解決的環境問題。
霧霾來臨,有何危害?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
資料顯示,霧氣里面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包括了酸、堿、鹽、胺、酚等,以及塵埃、花粉、螨蟲、流感病毒、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
與霧相比,霾對人的身體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細小粉粒狀的飄浮顆粒物直徑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支氣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響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鼻腔炎癥等病種上。同時,灰霾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
無需怕“霧霾” 我國在行動
據悉,在我國華北地區的霧霾天氣平均令北方居民減壽5.5年。霧霾治理我國一直在行動。
為深入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努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十三五”期間,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三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部署。
該《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是,經過三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為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環境監測基礎工程,2019年9月,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可以看出,我國也在不斷加強環保力度。近幾年來,全國各個省市更是爭先恐后打造環境監測網絡。因此,我們不需要害怕“霧霾”,針對霧霾防治,我國一直在行動,其監測要先行。
監測儀器儀表也在保護我們
當霧霾發生時,關于如何造成霧霾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策略問題,是重中之重,從上述可以看出,霧霾問題是由于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排放出的大量細顆粒物(PM2.5)造成的,往往難以根本解決,霧霾治理問題就被提到了風口浪尖,而針對如此現象,環境監測儀器儀表開始逐漸成為了大家熱手搶占目標。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指對水和空氣中的污染物,以及噪聲、放射性物質、電磁波等進行監測的專用儀器儀表的制造。環境監測儀器儀表主要包括環境空氣檢測儀、煙塵煙氣監測儀、水質監測儀、顆粒物采樣器以及數采儀等五大類。其監測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等一切可以表征環境質量的方法﹔監測對象包括空氣、水體、土壤、固廢、生物等客體。此外,由于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只有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揭示其變化規律。
而在“霧霾”監測中,單個的空氣監測儀器儀表已經“力不從心”,憑借一己之力達到多角度抗霾更無異于徒步登天。因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煙氣在線自動監測系統以及數字應急監測車等儀表產品綜合分析出霧霾二次細顆粒物形成機理及擴散規律、影響霧霾和光化學煙霧形成因素、污染源解析方法等,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并從中提取出科學的解決辦法。
另外,除上述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外,我國科學家就“霧霾”監測問題,研發出了一種用于探測空氣污染的雷達,它的外形是一束激光,能夠探測從地面到高空這段距離中的霧霾分布情況,并對霧霾的懲罰進行分析。其可以從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向高空發射光束,甚至可以在地表移動;光束會形成一個三維立體網,此研發區別于以往的大氣質量探測儀器,成功實現對霧霾等大氣污染現象的無盲區垂直立體探測,也為治理空氣污染指明了方向。只有收集到清晰的數據并進行合理的分析,才能找出解決“霧霾”空氣污染的方針。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的市場得到了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