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油脂標準即將公布 色譜儀器追溯系統共護食安
據中國糧油學會發布公告顯示,今年3月1日起《濃香菜籽油》、《特級核桃油》、《花生油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三大團體標準將正式實施。鑒于這三項標準都與油類產品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使用的生產設備有共通之處,我們譜析儀器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說說這三項標準。
《濃香菜籽油》
在如今市場上,菜籽油屈居大豆油之后,是我國食用油消費市場的第二大油品。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何東平表示:“濃香菜籽油已成市場主導,在全國有近30%的市場份額。”但至今仍沒有一個濃香型菜籽油的相關國家標準。此次《濃香菜籽油》團隊標準的發布除了規范行業市場外,也能夠填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體系中的空白。
在《濃香菜籽油》中,對質量指標要求不得檢測溶劑殘留量,即該檢測值需小于10mg/kg,檢測溶劑殘留時需要使用到氣相色譜儀。菜籽油中存在的溶劑殘留在密閉容器中擴散到氣相,等待二者濃度達到平衡后,用頂空-氣相色譜法就可測出上層氣相中溶劑殘留的含量,進而得出待測樣品中溶劑殘留的實際含量。
《特級核桃油》
不同于核桃原油,特級核桃油經過更多生產工序提煉,能夠直接用于食用。在《特級核桃油》的標簽和標識規定中,筆者發現標準要求在包裝上明確標示產品二維碼,其內容包括相應指標的檢驗值和追溯信息。意味著凡是標注特級核桃油的產品需要提供油品酸價、過氧化值等質量指標,維生素E、角鯊烯等營養指標以及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這類關乎食品安全的指標,同時還要求對核桃油的原料、儲運、廢棄物使用等信息進行記錄公示。
從當前市場上來看,對產品檢測、溯源信息進行公布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保障,同時能夠增強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拿信息溯源來說,要將龐大的食品生產鏈條串聯起來,需要強大的存儲信息能力,也需要防范信息被篡改。當前蓬勃發展的區塊鏈技術能夠在滿足這一需求的同時縮短信息追溯需要的時間。早先有企業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雞肉、雞蛋和西紅柿流通信息的全過程,就發現,這一技術的運用能使原先按天計數的周期縮短到以秒計時。
《花生油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
花生油作為以花生為原料制取的油脂,容易受到黃曲霉毒素的困擾。在《花生油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中,為防范黃曲霉毒素,要求在原料入廠前就進行相關檢測,并指定色選階段黃曲霉毒素 B1 含量不超過 20 μg/kg,此外,為花生仁脫紅衣、脫酸、吸附脫色、脫臭階段均要求兼顧黃曲霉毒素的去除。
盡管如今油脂生產的脫酸、脫色等都能夠對黃曲霉毒素有一定去除效果,但最終花生油成品是否合格與初始階段的檢測、色選剔除關聯性更大。因為這兩個步驟能夠從源頭減少感染黃曲霉毒素花生的進入。黃曲霉毒素的檢測可以使用液相色譜儀-熒光檢測器,不同于國外用氙燈作光源的高昂成本,我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嘗試用小功率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研發硅基光電放大器AccuOpt2000作為熒光檢測器件,將這一毒素的檢測成本大大降低。
花生油生產企業收購的花生品種繁多,故而在色選階段需要設備能夠適應不同品種花生的剔除。當前,有企業研制出的分選設備能夠對多種不同品種的花生進行檢測剔除,且誤剔率很低,增強了設備的實用性。
在俗語里,柴米油鹽醬醋茶被奉為開門七件事,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食用油的存在。隨著各類標準的出現,食用油行業的規范性將得到進一步增強,人們的食用油安全將更有保障。
譜析儀器編輯點評
《濃香菜籽油》、《特級核桃油》、《花生油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等油脂標準的出臺,將相關食用油檢測方法有新的規范,增強儀器檢測的精準性和科學性。而食用油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還會需要更多的科學標準,行業企業應積極關注。